6月2日,《北京青年報》報道了北京國安隊搬遷至新基地的新聞。在經過一番修葺之后,球隊終于完成了首堂訓練課,這是自一周多前的休息調整后的首次訓練。雖然俱樂部總經理李明在采訪中表示基地的相關工作尚未完全完成,但新基地的設施和條件已經得到了顯著改善。
新基地位于聚加,相較于過去四年的高鑫基地,其優(yōu)勢顯而易見?;貎柔槍Σ煌挲g段球隊的技術特點和訓練需求,精心設計了多塊標準草皮場地。其中,三塊標準11人制天然草場地和一塊11人制人造草場地供國安俱樂部一線隊和梯隊常年使用。此外,還有兩塊標準5人制天然草場地、兩塊8人制人造草場地以及兩塊6人制人造草場地,分時段供各年齡段梯隊使用。
聚加基地不僅為國安四支隊伍提供了球員宿舍、更衣室、理療室、餐廳、會議室等基礎設施,還充分考慮了球隊的訓練和生活質量。俱樂部也在積極收集反饋,不斷優(yōu)化管理和服務。此外,基地還制定了新的管理制度,從生活、設施、訓練器材到球隊裝備和安全保障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規(guī)范,旨在促進球員的全面發(fā)展,并實現人才產出與基地品牌的雙重提升。
盡管如此,盡管聚加基地的設施已經相對完善,但國安俱樂部總經理李明坦言,這仍然與俱樂部的目標存在一定差距。因為國安的理念是,球隊的基地水平必須與工體主場相匹配。目前,俱樂部與聚加基地的協(xié)議仍然是租賃性質,場地的數量仍不足以滿足所有梯隊的需求。此外,雖然基地的設備滿足了基礎的辦公、訓練、生活需要,但空間仍顯局促,無法充分展現俱樂部基地的文化屬性及社會公益屬性。
對于國安隊而言,其訓練基地不僅僅是滿足球隊的訓練和生活需求,更要與首都的地位相匹配。因此,基地不僅要推動首都青少年足球訓練及足球文化的發(fā)展,還要承擔更為廣泛的社會責任。未來,國安俱樂部將繼續(xù)努力,爭取為球隊和首都的足球事業(yè)創(chuàng)造更好的條件和環(huán)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