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籃球一直深受集訓之風的縈繞,尤其是男女籃球隊,他們長時間被灌輸著長時間集訓會帶來良好成效的觀念。然而,時代的變遷揭示了這種觀念的局限性。
在籃球賽場上,中國男籃每次在CBA聯(lián)賽結(jié)束后,都立刻進入新一輪的集訓,但這種傳統(tǒng)的訓練模式似乎并未帶來顯著的成績提升,反而逐漸走下坡路。同樣的,中國女籃在備戰(zhàn)亞洲杯的過程中,也早早開始了集結(jié),甚至在宮魯鳴的帶領(lǐng)下,前往云南海埂實施了所謂的“萬次投籃計劃”。
然而,比賽結(jié)果卻令人大跌眼鏡。盡管中國女籃在小組賽中表現(xiàn)出色,但到了半決賽面對僅集訓兩周的日本女籃時,卻顯得力不從心。在三分線外的投籃效果尤為明顯,中國隊的命中率遠低于日本隊。盡管在亞洲杯的賽場上未能奪冠,但日本女籃的表現(xiàn)足以讓人肅然起敬。她們在備戰(zhàn)過程中,雖然集訓時間短,但通過友誼賽等方式依然保持了高水平的競技狀態(tài)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支在集訓時間上并不占優(yōu)、平均身高也不及中國女籃的日本隊,卻在半決賽中展現(xiàn)出驚人的投籃水平,不僅在小組賽中與澳大利亞等強隊緊咬比分,更是在半決賽中擊敗了中國隊。這一結(jié)果無疑對中國籃球界提出了嚴峻的挑戰(zhàn)。
從本屆亞洲杯的數(shù)據(jù)來看,中國女籃在三分線外的出手次數(shù)和命中率均位居四強球隊中最差。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日本隊的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可觀的37.3%,而冠軍澳大利亞隊的外線準星更是接近四成。此外,在罰球線上,中國隊的命中率也僅排在參賽隊伍中的第五位。
近年來,無論是中國男籃還是女籃,都呈現(xiàn)出走下坡路的趨勢。長時間的集訓并未轉(zhuǎn)化為有效的比賽成果,反而使球員在正式比賽中出現(xiàn)體能下滑的情況。中國女籃此次被僅集訓兩周的日本隊擊敗,若男籃在接下來的亞洲杯上再遭遇類似情況,那么教練員們或許應該考慮改變他們的訓練理念了。畢竟,長時間的集訓和投籃計劃并不能掩蓋訓練中的實際問題。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時間和汗水,更是智慧和策略。